笔趣阁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中文网 > 复山河 > 第二百三十三章、奔袭

第二百三十三章、奔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庆府。

“够了,本王不想听你们吵架!”

看着陷入争吵的诸将,宁王忍不住怒斥道。

大虞从藩王传承到现在,手中早就没有了权力。

为了避嫌,平常也很少和地方官员来往。

可现在不行,叛军马上就要围城了,再咸鱼下去就成了死鱼。

自白莲教叛乱爆发以来,死去的亲王郡王,都快逼近两位数。

可惜训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室内爆发的争吵,主要在于诸将互不隶属。

对安庆府来说,浙江、南直隶的援军都是客军,偏偏朝廷没有任命总指挥。

并非兵部失误,纯粹是这帮家伙,在执行命令的时候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原本朝廷的命令是让他们驰援九江,听从江西巡抚的调遣。

磨磨蹭蹭走到安庆,九江府就丢了,九江保卫战变成了安庆保卫战。

安庆府不是江西的辖区,担责联军统帅的江西巡抚,自然不会跑过来指挥作战。

按照以文御武的传统,发生了这种变故,作为地方上最高文官的安庆知府,应该接管指挥权。

可惜现任安庆知府不中用,听到叛军打过来的消息,直接被吓晕了过去,至今卧病不起。

没有够份量的文官督师,一众客军武将互不相让,围绕着联军指挥权发生了争执。

如果没有李牧担任三省联军主将的先例,估摸着大家也不会争的这么激烈。

现在有了成功案例,一个个都不甘于寂寞。

对在场的总兵、都指挥使们来说,更进一步的机会太过难得。

不光陆师将领参与争夺,就连水师将领也不甘寂寞。

所有人都清楚,谁拿到了联军总指挥的位置,谁就更有机会向前迈进一步。

单纯升职,还不足以他们这么拼,可架不住迈出这一步之后,就有可能获得爵位。

永宁帝曾私底下表态过,要对围剿白莲教叛军的大功臣予以重赏。

大虞朝这么穷,皇帝口中的重赏,肯定不可能是钱财。

不是钱财,那么剩下的就是官爵。

官职顶多虚衔,再往上的常设武职,都在勋贵手中。

凭白无故的,皇帝也不可能让人家腾位置。

能够配得上“重赏”二字,唯有爵位。

现在不是开国初年,朝廷在爵位上非常吝啬。

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怕是平定辽东,才能够获得爵位。

毫无疑问,对一众南方武将来说,辽东就是地狱副本。

光气候就能把人折腾死,大家不可能往坑里跳,也不认为朝廷能够平定辽东。

最少永宁一朝,看不到平定辽东的希望。

“王爷,大家争执不下,要不然您来担任联军指挥?”

杭州总兵曾志远不爽的回应道。

藩王地位尊贵不假,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却可以忽略不计。

论起在朝堂上的影响力,眼前这位宁王,还赶不上他们这些总兵。

给皇室的面子,才让宁王坐在了主位上,不等于大家就要听从宁王发号施令。

“休要胡说八道!

本王岂是逾越之人!

尔等还不赶紧拿出守城之策,若是让叛军破了城,你们……”

一阵怒骂之后,面子上挂不住的宁王,直接拂袖而去。

联军总指挥的位置,谁都可以坐,唯独宗室藩王不行。

朝廷对藩王的忌惮,比武将还要更胜一筹。

现在的亲王郡王们,除了府中那些家丁侍卫外,一个兵都不敢多招。

总的来说,大虞朝的藩王可以欺男霸女,可以巧取豪夺,唯独不允许有大志向。

甚至小志向也不行,他们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命运,吃喝玩乐、混吃等死。

稍微有所逾越,立即就会招致御史的弹劾。

“殿下,既然离开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关于联军总指挥的问题,我想兵部那边自有考虑。

京师路远,时间上来不及,南京兵部可就在跟前。”

秦兴昌脸色阴沉的说道。

作为东道主,他这个安庆总兵,本来最有机会拿得总指挥的位置。

怎奈平时空饷吃的太多,不光兵员缺额严重,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也堪忧。

名义上是一镇总兵,真实战兵数字不足一卫。

实力不济,自然压不住各路大军。

在之前的争吵中,就没少受嘲讽。

知道自己没有机会,那就索性掀桌子,把决策权交给上面。

最后花落谁家,那就各凭本事。

不过在秦兴昌看来,大家上位的概率都很低。

抛开以文御武的国策不提,聚集在这里的诸将都缺乏战功,在军中的威望压不住拼凑起来的联军。

任命一位无法服众的主将,还不如派一名文官大员过来指挥,最少可以减少很多内部矛盾。

……

永州城下,李牧正拿着望远镜,眺望着远方的城墙。

“传令下去,让工兵寻找适合挖土作业的地段,把地道挖到城墙下面去。”

李牧平静的下令道。

叛军可以挖地道炸城墙,他自然也可以效仿。

能不能攻破敌城不知道,反正攻城的架势,要给做足了。

佯攻打的越真实,偷袭衡阳的成功率就越高。

除了和叛军斗智斗勇,还要看老天爷是否给面子。

看湘江的水位就知道,现在正处于丰水期,突然天降暴雨也是有可能的。

敢推动这次行动,那是钦天监的官员,向他保证最近不会有大雨。

没有科技手段,观测天象太玄学了,准确率多高李牧的心里完全没底。

敢冒险进攻衡阳,那是因为他对麾下的将士有信心。

训练那么长时间,士兵的耐力要超过同时期其他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