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中文网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九十六章 消息!震怒的老朱!

第九十六章 消息!震怒的老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何杀贪官,惩恶霸,锄强扶弱。

以至四方豪侠,无不钦佩,天下仰慕。

诸多事迹,不一而足。

虽然很多事情,老朱自己都记不太清了,但又好像模模糊糊有些印象。

这些肯定都是真的。

很符合咱的为人嘛。

何况写的东西,都有事迹,有人物,有地点……

虽然时过境迁,加上多年战乱,原来的那些见证者都找不到了。

但这样写出来,就显得不浮夸,不吹嘘,有理有据,让人一看就信服。

比朝中大臣那些不知所谓的胡乱吹捧写得好多了。

咱一生有那么多的丰功伟绩,还需要你们乱夸吗?

据实讲述,不就行了吗?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赞美之词,却连一件事迹都没有,这岂不是无凭无据?

让人觉得尽是些虚妄不实之词!

那些大臣都该好好看看大明日报,学习一下什么叫“秉笔直书”!

除此之外,还有第四版的民间报道,老朱也很欢喜。

久居深宫,只能通过锦衣卫密探和检校来打听消息,以及朝臣们的奏章里面,窥见民间一二。

虽然密探和检校探听的消息不少,却不如这报纸写得这般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报纸的内容其实也不多,老朱很快就看完了,心情也随之舒畅了不少。

要不是看报纸,他还真忘了自己年轻时做过的那许多侠义事。

毕竟,当皇帝之后太忙,哪有空闲去想从前的事。

如今年龄大了,记忆力便不如以前,有许多事也早忘了。

幸亏有这报纸,替咱记录了从前。

老朱这般想着,嘴角边不由勾起一抹笑意。

“报纸一早就送过来了,但宫里的娘娘们,都拦着要看。”

“奴婢们没有办法,只好给她们看,这才耽搁了时间。”

老朱一听,倒是乐了,笑道:“这大明日报,不是公开发行,谁买都行吗?”

“以后可不许再拦着咱的报纸看了。”

“她们想看,就自个儿掏钱买去。”

“咱孙子送咱的,她们凑什么热闹呢?”

太监连忙应声道:“是,奴婢记住了。一定将陛下的旨意,带给诸位娘娘。”

就在这时,那日接送杨士奇的太监吉垣,弯着腰极为恭敬地走了进来,递上一封密信。

老朱拆开密信,迅速扫了一眼,问道:“吕氏这些天,都没有任何异动吗?”

“吕妃娘娘除了每日织毛衣外,偶尔念经打坐之外,再没有做过其他事。”

吉垣恭敬道:“不过,昨日吕妃娘娘见了献王殿下。”

“母子二人谈话的时候,特意支开了所有下人,又选在了宫殿外的开阔处,奴婢纵是有心安排人偷听,也无从下手。”

“故而,吕妃娘娘和献王说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哦?”老朱淡淡应了一声。

吉恒连忙跪了下去,道:“奴婢该死,奴婢有负圣恩,没能完成陛下交待之事,还请陛下恕罪。”

老朱的旨意,可是不许漏掉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但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有时候确实也无能为力。

这个时代,可没有监听设备。

“罢了!”老朱摇了摇手,道:“她这般慎重的避开外人,你们也是有心无力,咱不怪你们,起来吧。”

“谢陛下!”吉垣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又道:“今日献王去了吴王府上,看望吴王,还邀请吴王去参加不久后吕妃娘娘的生日宴。”

接着,他就将朱允炆在吴王府的遭遇,包括离开后杨士奇带着朱高煦去通政司杀人的事,都细细说了一遍,还递上了一封书写的报告。

“撒童子尿?”老朱听他说完,略带怒意道:“这不是胡闹吗?太有伤皇家体面了!”

但很快,老朱又叹了口气,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自言自语道:“那日刺杀的事,熥儿心中怀疑是他二哥所为。”

“虽然熥儿为了骨肉亲情,不愿追查,但要说心里面全无怨气,那也不是可能的。”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宣泄一下心中的那股子怨气,从此便在心里放下,揭开过去了。”

“他其实是为了维护骨肉之情,熥儿心太善了。”

想到这里,老朱之前那点刚刚升起的那缕怒意,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若刺杀朱允熥的背后指使者真是朱允炆,熥儿这样捉弄一下,就放过他,只能说明熥儿很念兄弟之情,胸襟广阔。

毕竟,对方都要取他的性命了。

一念及此,老朱又想到刺杀之事,暗中追查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任何线索,不禁又有些怒意。

“让你们查案子,你们没有任何发现。”

“让你们监视吕氏,也监视不好。”

“咱养着你们,有什么用呢?”

此言一出,吉垣扑通一声,再度跪下。

“奴婢罪该万死!”

“万死?事情办不好,你万死又有什么用呢?”老朱冷冷道。

吉垣额头触地,上面有数不清的汗珠不断渗出。

农历十月的天气,已然很凉。

他却在瞬间便湿透了全身。

“陛下,奴婢们查了一段,也不是毫无收获,只是没有证实前,不敢草率呈给陛下。”

老朱龙眸中精芒骤射,道:“说,咱要知道。”

吉垣道:“吕妃娘娘身边的一个贴身宫女,与东宫里的一名小太监对食。”

“因为这名小太监,昔日也曾在宫里当差。”

“奴婢们奉旨去监视吕妃娘娘的时候,便与这名小太监联系上了。”

“据他言及,曾听那名宫女私下里说,在吴王殿下率锦衣卫去抓梁国公的那天,献王殿下的老师,朝林院编修黄子澄,曾去找过吕妃娘娘。”

“吕妃娘娘赐了黄子澄一件亲手编织的衣服,以示恩赏。”

“除此之外,吕妃娘娘还在与黄子澄谈话时说……”

吉垣说到这里,骤然停了下来,似乎又有些犹豫。

老朱正听着呢,见他突然断下来,不由问道:“她说了什么?”

吉垣知道话已至此,再不说也是不行了,忙道:

“这只是那名小太监的一面之辞,奴婢怕打草惊蛇,也不敢去抓吕妃娘娘身边的贴身宫女问讯,故而不敢确认是真是假,原想着待日后查实了,再呈报陛下。”

“如今陛下问起,奴婢便只能说了。”

老朱不作声,脸上无悲无喜,静静等着他往下说。

吉垣吞咽了一口口水,继续道:“吕妃娘娘在谈话中说,她从小将吴王一手养大,对他不薄,想不到吴王今日竟然站出来和献王争储君之位。”

“早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还不如……”

他越说越紧张,竟有些结结巴巴起来。

老朱不耐烦了,怒问道:“还不如什么,快说!”

吉垣一惊,一口气总算理顺,忙道:“吕妃娘娘说,还不如趁着当初吴王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将他给悄悄掐死了,神不知鬼不觉,也免得似今日这般养虎为患!”

啪!

老朱猛地往身边石桌上狠狠拍了一掌。

霍地一下,站了起来。

龙眸之中,风云骤现,雷霆狂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