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辉笑了,抬手一晃自己拎的三壶酒:“我也带了。”
由于今天酒带得多,所以戈辉在每个墓碑前都多倒了一些酒,这些牺牲的战士,戈辉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最早牺牲的七名战士戈辉都认识,在倒酒的时候,戈辉还会在墓碑前多说几句,都是家长里短的话,把镇妖峰,朝阳,锦州、锦西的很多事情,一边走,一边倒酒,一边在说着。
孙婉儿就跟在戈辉的身后,背着水壶,戈辉倒没一个,她就给递上一个,看着戈辉像一个细腻的普通男人一样念叨着,完全不像是一个统领20万禁卫军的总司令。再看戈辉那高大的身材宽阔的后背,一种少有的安全感充满了孙婉儿的整个心房。
戈辉带来的三壶酒和孙婉儿带来的四壶酒全倒完了,戈辉背起空水壶对孙婉儿说:“完事儿了,我们该回去了,接下来的日子有我们忙的。”
孙婉儿点点头,跟着戈辉一起向夏尔马走去。
戈辉回到八角台军事基地后,首先在基地里走了一圈。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建设,八角台基地比原来扩大了五倍还多。当年冬天建基地时的粗糙建筑,早就没有了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青一色的砖混结构的两坡大瓦房。训练设施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完备。戈辉走了一圈,非常的满意。
看完了基地,戈辉在东北和孙婉儿的帮助下,开始着手准备葬礼的事情。1073牺牲的战士,需要1073具棺材,1073个墓碑。张紫云负责联系买棺材和墓碑,戈辉则留在八角台基地,布置葬礼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牺牲的战士被陆续送到了八角台。
在三月一日那一夜的战斗中牺牲的197名战士的遗体,也在这几天里被送到了八角台。
随着棺材的不断运到,越来越多的烈士遗体被安放在棺材里,每个棺材上都贴着烈士的重要身份信息,还附上一张黑白照片。
花岗岩材质的墓碑也不断的运到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翰林奥迪斯电梯公司的总经理,孙翰林老先生被专程请到八角台,给每一个大理石材质的墓碑,按照编号信息,书写碑文。年近六旬的孙翰林一听说是给禁卫军的烈士写碑文,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要没有禁卫军,就没有朝阳和锦州港区的太平环境,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所以这件事他义不容辞,就是累死也在所不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