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中文网 > 诸天执道 > 第18章 天下大势

第18章 天下大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在此时,有声音从那边的走廊传来。    “陆兄弟,何故在此躲清静?”    陆凤秋抬头看去,却见一个儒生走了过来。    陆凤秋拱拱手道:“原来是李兄,李兄不在宴上用食,怎么也到了这园子?”    那儒生不是旁人,正是李自成手下的智囊李岩,那“吃闯王,喝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便是出自此人之手,李闯能有今日之声势,李岩的功劳甚大。    李岩看着陆凤秋身侧的小梅花鹿,笑着说道:“陆兄弟与传言中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陆凤秋笑道:“传言自然是夸大其实。”    李岩则是摇头道:“陆兄弟的本事自然没有夸大其实,只是陆兄弟悲天悯人,到不像是杀人无算的”辣手人屠“。”    陆凤秋道:“这诨号也忒俗了些,李兄还是唤我名字的好。”    李岩微微一笑,随即正色道:“陆兄弟似乎对闯王有些不满?”    陆凤秋看了一眼这李岩,心道,不愧是李自成手底下的第一智囊,这份眼力的确不一般。    “到谈不上什么不满,只是觉得闯王如此行事,日后若真得了天下,也坐不住天下。”    李岩皱了皱眉,道:“可是因为闯王将那福王煮了,与大伙儿分而食之?”    陆凤秋瞥了一眼李岩,没有说话。    李岩微微一叹,道:“陆兄弟有所不知,闯王出身贫寒,半生征战经常忍饥挨饿,有时为了活命,不得不吃死人的rou,这也是无奈之举。”    陆凤秋知道这也是实情,大灾之年,天下大乱,不知有多少人易子而食,若按着他们的思路来,能活下去管他吃的是什么rou。    但知道实情,未必等同于认可,这等有违人道之事,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陆凤秋只淡淡说道:“人若都是如此,又与禽兽何异?”    李岩闻言,陷入了沉思。    陆凤秋道:“陆某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李兄有大才,可是并非所有的草莽英雄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李兄且自珍重吧。”    说罢,陆凤秋抱起那小梅花鹿,又与李岩道了一句,“李兄,我就不去见闯王了,你替陆某向闯王告一声罪,就说陆某生性淡薄,不喜行军打仗,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只梅花鹿陆某便带走了。”    李岩看着陆凤秋一个起落间便消失在了园中,还未来得及开口,却哪里还有陆凤秋的影子。    李岩脑海中不停回响着陆凤秋的那句话。    “并非所有的草莽英雄都是明太祖朱元璋。”    良久之后,李岩长叹一声,道:“吾不如陆兄也。”    ……    数日之后,华山脚下。    陆凤秋看着熟悉的华山,不由会心一笑。    总算回来了啊。    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打打杀杀。    还是华山像是世外桃源。    他摸了摸怀中小梅花鹿的身子,笑道:“小花,你看这华山如何?”    这小梅花鹿眨着灵动的眼睛,伸出舌头在陆凤秋的手上舔一舔。    陆凤秋笑着,这小梅花鹿颇有灵性,这一路上有他作伴,倒是消磨掉了他不少戾气,杀人越多戾气越重,他这一路上不知杀了多少jian恶之辈。    人杀多了,于心境修行并无半分益处。    ……    回到熟悉的木屋,陆凤秋看到了正在拉着师父穆人清下棋的木桑道长。    哑伯在推着石磨,磨着黍子,看到陆凤秋,不禁笑了起来。    小慧已经是大姑娘了,正在帮哑伯洒黍子,看到陆凤秋,不由欢喜的出声道:“凤秋哥哥,你怎么回来了?”    陆凤秋笑道:“想小慧做的饭了,自然就回来了呗。”    小慧闻言,笑着说道:“凤秋哥哥就会说话哄人家开心。”    陆凤秋怀中的小梅花鹿引起了小慧的注意。    “好可爱的小鹿,凤秋哥哥,这是你从哪里带回来的呢?”    陆凤秋将小花递给小慧,道:“这是小花,以后就交给小慧你养了。”    小慧心地善良,看到小梅花鹿,喜欢的很,不住的点头。    陆凤秋朝着正在下棋的木桑道长和穆人清走去。    木桑道长越老越不精神,只有下棋的时候精力旺盛一些。    穆人清倒是比木桑道长强了太多。    “徒儿见过师父,见过道长。”    陆凤秋执礼道。    穆人清看到陆凤秋,不禁讶然道:“凤秋?你怎么回山了?”    陆凤秋道:“徒儿此次下山,收获良多,故此想回山闭关修行。”    穆人清闻言,知道陆凤秋定然是有什么事,但他素来不喜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是微微颔首,道:“回来也好,省的这老道士天天抓着我不放。”    陆凤秋闻言,微微一笑,倒是颇为羡慕木桑道长和穆人清的友谊。    ……    “这么说来,此次凤秋下山数月,倒也办成了不少事。”    木屋之中,穆人清听到陆凤秋所言,不由抚须感慨。    不曾想自己的这小徒弟,一出山就在江湖上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倒也是让他有些吃惊。    “凤秋可曾去过闯王军中?”    穆人清问道。    陆凤秋点头道:“徒儿回山之时,途径洛阳,曾去见了闯王一面,还见到了大师兄、二师兄,他们托徒儿问师父您老人家好。”    穆人清抚须道:“那你为何?”    陆凤秋明白穆人清的意思,他只说道:“徒儿在洛阳时,闯王盛情款待,办了个”福禄宴“。”    穆人清笑道:“闯王一向好客,这福禄宴定然颇为丰盛。”    陆凤秋只是淡淡说道:“师父可知,这福禄宴的来由?”    穆人清道:“哦?难道还有什么由头?”    陆凤秋抚摸着身侧的小花,道:“福则是那福王的rou羹,禄则是这小花的父母,古往今来的明主,可有用人rou待客宴饮的?”    穆人清闻言,不由许久未言,半晌过后,穆人清才道:”今日,我才知凤秋所担心之事,不无道理。“    ”不过,凤秋你暗中相助崇祯那昏君,为师怕日后你难免要和承志生了嫌隙。“    陆凤秋将此次下山所办之事,尽数与穆人清说了,当然隐去了玉泉观之事。    穆人清的担心,他自然早就想到了。    陆凤秋只说道:“师父放心,承志那里我自然会有个交代,定然不会伤及我们之间的情谊。”    穆人清点了点头,道:“如今看来,凤秋口中所言的明君,难道是那崇祯不成?”    陆凤秋摇头道:“若论当今天下,可称得上是英明之主的,也不过满清国主皇太极一人矣。“    穆人清皱眉道:“那凤秋对日后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陆凤秋却是说道:“当今之世,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徒儿断言,不出三年,李闯大军应能破入北京城,满清也将在其后入关。”    穆人清疑惑道:“那为何凤秋还要暗中相助那崇祯皇帝?”    “选择相助崇祯,也是无可奈何之举,若有更好的选择,徒儿也不会如此。“    “崇祯皇帝论综合能力虽比不过皇太极,但比起草莽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便要强上不知多少,崇祯皇帝虽不算明主,但勤政爱民是不假的,只是疑心病太重,经徒儿点拨,日后大乱过后,他应当能为汉人江山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不至于让满清鞑子的铁骑在我汉人的身上随意践踏。”    “至于日后,谁能一统天下,那便不是徒儿所能预料的了。”    “我等方外江湖人,又岂能以一己之力左右得了天下大势,该做的徒儿都做了,不过在徒儿看来,也不过是缝缝补补罢了。”    “今日过后,徒儿自当闭关,全力追求大道,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穆人清闻言,不由缓缓点头,道:“为师虽已年过古稀,却还没有凤秋你看的明白,倒是为师太过执着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