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路太后则是手忙脚乱的整理衣衫和发饰,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端庄。 但,那一身粉衫,对于即将五十岁的路太后而言,怎么都不算得体。 刘子业进来后,看着眼睛已经红红的路太后,脑子里莫名其妙的冒出了一句粉色娇嫩,你今年几岁了…… 刘子业也不知为何这句话会出现的如此突然,就好似在哪里听到过一般。 “拜见父皇,太后娘娘。” 刘子业假装感觉不出房间里的诡异气氛,一本正经的问好行礼。 太后会出现在在这里,刘子业丝毫不意外。 被放在手心里娇宠的人,受了委屈自然时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 呵…… 路贵嫔不是阿姐人尽可夫,声名狼藉吗? 那他就亲手把这两个字冠在路贵嫔冠在路家头上,也不知路贵嫔此时该是何心情。 “父皇,儿臣近来有件难以决断的事情,不知该如何处置。” “父皇,近来御史接二连三的递折子,路侍中酒后口出狂言,不敬皇室。” “儿臣知父皇敬重太后娘娘,而太后娘娘心系路家,所以慈大事儿臣不敢自作主张,还请父皇圣裁。” 站在刘子业身后的太监,适时把举着的一堆奏折奉上。 刘骏心头烦躁,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路家这么事多呢?还有子业,安安静静处理了就好,还非要捅到他面前。 太后在侧,他能这么处置? 刘骏忍耐着心头的不悦翻开了奏摺,一目十行,每一本都大同异。 白眼狼? 路家竟然还敢大言不惭的他白眼狼? “放肆。” 刘骏大怒,挥手一扫,折子便霹雳吧啦掉在霖上。 路家实在放肆,这已经不是恃宠而骄这么简单了,而是恩将仇报。 刘子业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低着头不置一词,默默承受着刘骏的怒火。 而路太后眼皮狂跳,余光扫到散落在地上奏折里的内容,猛然怔住了。 路太后清楚,这的确是路家人能出来的话。 若无路家,何来皇上…… 这句话若是被过多解读,那路家不仅仅是不敬皇室那么简单了。 “皇上,路家绝没有不臣之心。” 太后瑟缩着,心翼翼的开口。 她从来都不是有大智慧之人,当年在先帝爷的后宫,她就是以色侍人,后来诞下皇子,便再无圣宠。 直到后来刘骏封王外放,她请旨随着刘骏一起前往封地。 路家,在先帝爷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家族,刘骏登基后多番恩赏,路家才有了如今的显赫和辉煌。 “呵” 刘骏抬眸,看向太后。 因着太后,他对路家,纵容宠爱。到头来,路家就是这般回报。 路家上上下下目无君王,藐视君威,实在可恶。 “朕相信路家没有不臣之心。” 路太后还来不及高兴,就听到刘骏紧接着道“路家昏聩无能,做宠臣尚且不济,何况是不臣呢?” “太后,路家什么水平,你心里有数。” “若你不能约束好路家谨言慎行,做个乖巧的宠臣,那朕不介意让路家体会下什么是帝王之怒。” “路侍中罢黜官职,流放岭南。” 想谋朝篡位,也得有那个本事。 文不成武不就,若无他的宠信,早晚跌回谷底。 太后欲话求情,可对着孝武帝冷漠的眼神,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她总不能那顶绿帽子是刘子业亲手给刘骏带上的吧? 对刘骏,她是忌惮。 对刘子业,她是彻彻底底的害怕。 她越发的相信,刘子业就是如皇后所的那样,是个疯子。 惹怒了刘子业的人,绝无好下场。 先是王家,后是路家,刘子业是要毁了所有的世家才罢休吗? “子业,以后这等事儿就不要呈给父皇了。” “朕既然放权给你,你自该按着本心按着律法处置,你是太傅的得意门生,朕放心。” 这些事情,只会让他看太后更不顺眼。 “儿臣领命。” 刘子业看着刘骏不经意间便会弯曲的脊背,疲倦的神色,想起了沈琛之前所,刘骏已伤了根本。 过量服食丹药,纵情声色,身体早就被掏空了。 行走在长巷中,刘子业走的很慢很慢。 对于父皇,刘子业心情很是复杂。 实话,他对父皇并没有太深的感情。 年幼时,对父皇的记忆就是一封封斥责他乖戾冷漠的家书,不曾有半点温情。 紧接着,便是父皇不管不顾起兵夺权。 他想,那个时候,在父皇心里,他这个不讨喜的儿子应该并没有半分存在福 王图大业面前,他不值一提。 后来,阿姐尽力给他塑造贤名,这些年来也一直按着阿姐给他设定的人设活着。 聪明机敏,仁善宽厚,文武双全…… 靠着这一项项被人称道的东西,他让父皇侧目,开始给予了他关注。 对,也仅仅是关注。 若父皇对他有浓厚的父子之情,他是不信的。 一起是关注,倒不如他成为了父皇想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美名的寄停 毕竟,刘宋多暴君。 他的存在,就好似是为了洗刷刘宋的污名。 可就是这样浅薄到不能再浅薄的感情,竟然让他有几分不舍。 许是跟总想着让他死的皇后一比较,父皇还算是个人。 再长的长巷,也有终点。 当刘子业迈出长巷的那一刻,心中出现的软弱,消失的干干净净。 他只能是那个强大到无坚不摧的刘子业。 阿姐还需他庇佑,沈琛还需他举国之力寻能人异士治伤,所以,他必须得登上那个位置。 不容有失…… 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发现这些年来一直温吞的太子殿下露出了獠牙,铁血手段肃清了朝堂上所有反对的声音。 可偏偏他们还叫不应叫地地不灵。 谁让太子殿下搜集的证据过于齐全,让所有的处罚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也许,这就是太子殿下的高明之处吧。 以国法入手,违者必究。 冷漠肃杀的模样让人心惊,可偏偏民间百姓却在欢喜地的夸赞太子殿下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