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中文网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邻家有女极为聪盈

第一百一十三章 邻家有女极为聪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桓叹气,大宋的官家,虽然最为随和,但也是皇帝,这老丈连回答的力气都没了。    “官家,爷爷今年七十二岁了。”一个稚童突然回答到。    童言无忌。    稚童仅有五岁的样子,脸上的衣服是新的,脚下的鞋,也是扎实的千层底的鞋。    也算暖和,鼓鼓囊囊的夹袄,还是挡不住这初春的寒意,冻的稚童脸上红彤彤的。    赵桓也是会心一笑,这个小娃娃甚是可爱,他笑着问道:“小娃娃,你家里的大人呢?就你和爷爷吗?”    “父亲去工赈监做工了。每天回来,都给我带回来好多好吃的。昨天带回来了间道糖梅和越梅,前天带回来离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都是用梅红匣装着,可好吃了。”    小孩子还是好嘴上这一口,净记得吃了。    老丈人终于反应过来,颤颤巍巍的说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陛下恕罪。”    “老丈今年七十二岁了。孩子的父亲在工赈监里,有点手艺,被分到了弓弩作,每天做弦。”    赵桓点了点头,自己这工赈监还是有点效果了,这有点手艺的,都能混口饭吃。    有些作坊,比如这弓弩作,肯定没什么效益,但是其他的作坊效益还是极好的。    他和老丈聊了半天,了解了一下汴京城的城民的具体生活境遇,与自己想的凄惨不沾边,只是有些紧迫,维持生活大不易。    老丈打开话匣子说了半天,才停下,赵桓也该继续动身前往河东路了。    赵桓仔细看了看这百姓间的小孩子,发现个个都是新衣,新鞋。    工赈监也就二十多天的时间。    可以带来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落到了小孩子身上。    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有好的,自然紧着孩子用。    看到自己做的事,起到了正向的效果,赵桓再面对这巨浪一般的山呼海喝时,也有了些许的底气。    自己干的不赖嘛!当得起这个山呼海喝!    只是赵桓还是看到了一群小孩子,身上穿的破破烂烂,脚下无鞋,被这天气冻的通红的脚丫子就露在外面。    “把他们叫来。”赵桓指使着禁军把那群小乞丐拉到了身前。    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头发乱糟糟的,瘦的皮包骨头,身上的冻疮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不过领头的这个小姑娘,倒是有几分精气神。    “官家,我们都是流民之后,战乱中与父母走散。无以为食,无力做工,勉强靠开封府衙的粥棚过活。官家万岁。”    小姑娘的声音非常清脆,干净,语言逻辑也很缜密。    看来原来家中富裕,大概在这次战乱中,颠沛流离了。    赵桓心善,想要给她一笔钱,自己现在穷的也就剩下钱了。    但是他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么小的小姑娘,不见得能护住这笔飞来横财。    别是横财不成,变成横祸了。    “你叫什么名字?”赵桓问道。    “民女赵臣夫,家住燕京。”小姑娘脆生生的回答道。    赵桓挥了挥手,让他们离开,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自己胡乱干涉,不见得对这些小孩子是什么好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