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中文网 > 老大河 > 第444章 热脸

第444章 热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了,收工!”院墙之上的甄鑫,放下望远镜,轻掸身上看不见的灰尘,爽朗地说道。

李显手持望远镜,呆若木鸡。

甄鑫拍了拍他的肩膀,顺手拿走望远镜,递给熊二。

“显兄,我先走了啊……别送!”

杨琏真伽被和尚杀了?

这和尚,哪来的?

为什么啊……

蹲在院墙上的李显,勾着头,看向隐于乌云之后的弯月,深深地怀疑着人生。

大雄宝殿的火势越烧越旺,夹杂着殿内无助的惨叫,以及刺鼻的焦味,渐渐地在杭州城弥漫开来。

咳嗽声在寿宁寺周边的房舍内渐次响起。

有人刚推开窗,却又不得不立时关上。

“哪里着火了?”

“好像是寿宁寺?”

“那些和尚在烧什么?”

“谁知道……”

“会不会又抓了些道士,晚上一起烧了?”

“别瞎扯,不关你的事,快睡……”

“这么呛的味道,哪里睡得着?这些该死的和尚,天天折腾,让不让人活了?”

“闭嘴!”

一阵风自钱塘江口涌入,刮过杭州城,将这团浓浓的焦臭味吹向西湖。

咳嗽声,也随着风自杭州城传到了西湖边上。

清河坊的云间客栈之内,几个正准备参加九月九诗会的江南宿儒正在彻夜长谈。

突如其来的焦臭味,让整间客栈立时被疯狂的咳嗽声淹没。

原本风轻云淡的一群老先生,个个咳得面红耳赤,几乎无法呼吸。

“快快,打开门窗,通通风……”

“别,别开!外面味道更重!”

“谁知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几位老先生咳得泪涕齐流,心里难免生出绝望之意。他们参加诗会,是抱着必死之心而来,可是没死在诗会之上,难不成得咳死在这里?

嗵,嗵嗵——

跑进一个面蒙湿巾,手中托着一堆湿毛巾的老者。

带进一股更加浓郁的焦臭味。

众人回头一看,却是方回,不由地一边咳着一边皱起眉头。

江南但凡是有些身份的文人,没有人看得起这位阿谀奸滑的老货。可是这次诗会偏偏是由他在张罗,众人也都是受其邀请并安排入住于这间客栈。

是以没人动口将其赶出他们的这一场小聚会。

当然,此时忙着咳嗽,也没人有空开口。

“见过诸位老先生……”其实大多数人的年龄比方回还小,但是他依然挨个地问候过去。同时递上湿毛巾,闷声说道:“先用这捂住口鼻,等这风过去后,就没事了……”

众人相视一眼,只能一一接过湿毛巾。

效果很不错,咳嗽声终于渐渐地平息下去。

方回又吩咐小二,打了几桶凉水,时不时为众人换上新鲜的毛巾。

熬了小半个时辰,味道终于渐渐散去。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口气,有种恍若隔世的庆幸。

“谢过万里兄!”林景熙放下湿毛巾,拱手言道。

虽然他也是快五十的人,却是在座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与他同年的,只有一个算是杭州本地的钱塘人汪元量。

“不敢言谢!”方回矜持地说道:“招待不周,还请诸位师长见谅!”

伸手不打笑脸人,林景熙便延请方回入座。

在座的都是熟人,除了胡三省、吴澄与郑思肖之外,另有三位是周密、汪元量与王应麟。

周密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己也曾在咸淳年间出任过小官。入元之后便隐居不仕,专心于写书著述。

汪元量原为宫廷乐师,当年曾随三宫北迁大都,并在狱中探望过文丞相,直至去年才被允许回到江南。这段经历,使得汪元量在这些江南宿儒之中,拥有着相当独特的地位。

在座诸人,唯一一个比方回年纪更大的是王应麟。

王应麟为淳祐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贾似道掌权时便辞官回乡,专心著述,将自己修炼成为一个纯学术派的文人。其名声隐然已经超过胡三省,成为江浙故宋文人的扛鼎者。只是王应麟年事已高,精力所限,不想为俗事所累,平日里已极少离开庆元老家。

若非此次胡三省等人一再邀约,王应麟也不会出现在杭州。

“刚才那味道,哪来的?”让方回落座,林景熙觉得已经很给他面子了,因此问起话来便无所顾忌。

方回沉吟片刻,答道:“若我所料不差,应当是甄公子攻打寿宁寺所致。”wωω.ξìйgyuTxt.иeΤ

“什么?甄鑫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