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允炆见众人附和,更是得意:
“但本宫认为,吾等乃天国上邦,治理地方之时,多应循先贤之道,教之以礼,以圣人之言驯化罢。”
“只要朝廷在那边多设学堂,多派官员前往教导驯化,用不了多久,自然可安抚民心,教化天下。”
“时务策论之时,你们多往这个方向去考虑即可。”
“殿下说的是,学生受教。”
朱允炆有些喝多了,被生员们一捧,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可他哪懂怎么治理地方,说来说去无外乎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谨礼克己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罢了。
但他的理论基础远不如方孝儒厚实,同样的内容说出来,生员们只觉的枯燥无味,乏善可陈。
好在朱允炆喝的有些多了,被风一吹有些头痛:
“今日就说到这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助益,本宫就先回去歇息了。”
“多谢殿下指教,学生铭感五内,殿下慢走。”
看着朱允炆在内侍的搀扶下,一摇一晃的离去,这些生员心中莫名的冒出两个字——草包。
与此同时,应天皇宫御书房内。
老朱看着眼前站着的几人,笑着说道:
“虽然此事明日才要在朝会上讨论,但咱先给诸位爱卿说一声。”
“本朝恩科有所不同,由张庭兰、翟善、任亨泰三位爱卿主考。”
几人默然点点头,没什么异议。
他们三人都挂着翰林院学士之名。
但这三人一个御史大夫,一个礼部尚书,还有一个是吏部天官。
足见老朱对这次恩科的重视。
“李仕鲁。”
“臣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