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几路来,我自一路去!
清澈而愚蠢的太学生们,就是他的战略目标!也是他撬动整个局势的破局之点!
建宁四年五月九日,正如袁树和贾诩所揣测的那样,雒阳城内的舆论已经爆了。
天子召见袁树谈论儒学的事情被宦官从宫里面传出来,他们添油加醋给这段并不存在的故事增添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细节。
什么袁树大谈致良知、天子十分喜爱他的学说之类的,招招都往官学代表人们的心窝子里戳。
主导官学的今文学派势力对此怒不可遏,觉得袁氏家族是真的贪心不足蛇吞象,再也忍不住心中怒气,新仇旧恨一起算,终于掀起了对袁氏家族和袁树心学的舆论进攻狂潮。
而且还是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的混合双打。
官方层面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很大,而且带头冲锋的人也很有些权势地位。
司徒许栩率先上表,表示天子学习儒术很好,但是一定要学正统儒术,而不能学什么没有经过官方认证的学说,那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他觉得袁树坚决不能被任命为天子侍读。
许栩的措辞用句比较温和,但是他的上表就像是吹响了的冲锋号,号声响起,大家都开始冲了。
负责教授刘宏儒术的侍讲杨赐、刘宽、张济一同上表给朝廷,表示袁树年纪太轻,所谓心学未得广泛认可,根本不足以信,哪里可以让天子接触?
天子年轻,万一信了袁树的邪,对这个所谓的心学有了兴趣,耽搁了正统学术的学习,那可是要祸乱天下的!
他们强烈要求把袁树驱逐出雒阳,并且问罪袁逢、袁隗,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作一番解释,否则就要重重治罪,以打消试图以歪理邪说蒙蔽天子之心的小人!
以这四个人带头,其余各级官员中非袁氏门生、故吏出身的人都开始选边站。
也就是袁氏家族这段时间以来对党人帮助很大,所以不少对此心怀感念的官员、士人并不想要掺和进这件事情里面,但是也不敢公开声援,所以他们的表态就是默不作声。
中立和同情袁氏的一伙人陷入沉默之中,袁氏门生故吏又没有动作,雒阳城里的杂音就显得尤为刺耳。过去和袁氏有仇的,看不惯袁氏的,嫉妒袁氏的,其他各派别的,就跟着这股浪潮一起冲了,一起上表抨击袁树和袁氏家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