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官方人员也是如此,去什么地方,途径哪里,也都是有相关规定的。
帝国对于户口的重视程度很高,没有谁可以肆无忌惮任意穿行于大汉的国土之上,正是这种政治上、交通上和经济上的严格控制和艰难流通,所以才有了东汉中后期“以郡为国”、“邻郡如邻国”的社会政治现象。
当然,战乱情况下就不是如此了。
现在并非战乱,而是难得的和平时期,袁树也就难得的进行了一次旅游,在一群猛男的保护下,也完全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他游览了长安城,游览了古函谷关,观看了黄河奔腾的壮观景象,一路向东出了关,进入弘农,在弘农郡的时候,又顺路拜访了一次杨彪。
当时杨彪的老爹杨赐已经病愈返回朝廷了,杨彪则非常高兴的接待了袁树,把他请到家里盛情款待。
杨彪还不知道袁树为何来访,一问之下,得知袁树将要被天子召见,据说还有成为天子侍读的可能性。
对此,杨彪大为吃惊。
“能与天子侍读,那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袁氏居然如此看重你,想来下一任袁氏家主应该就是你了吧?”
袁树笑了笑,摇了摇头。
“袁氏若能如此,我倒也放心,但可惜的是,这是宦官主导的,与袁氏无关。”
“宦官?”
杨彪一愣,而后面露尴尬之色。
袁氏家族和宦官走得很近,宦官想要从袁氏这边得到一些什么倒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只不过袁氏那么光明正大的说……
唉?
杨彪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华点。
“袁君,你方才说,此事与袁氏无关?这种事情怎么会和袁氏没有关系呢?”
袁树看着杨彪反应过来,笑了。
“虽然还没有确定,但是我和我身边的友人都怀疑这是宦官的阴谋,没有没来由的灾厄,也没有没来由的好事,宦官如此作为,必然是想要得到些什么。”
接着,袁树便把自己这边的猜测和一些实际信息告诉了杨彪,杨彪听后,眉头紧锁。
“如此说来,袁君若是去了雒阳,一着不慎,可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啊。”
“确实如此,不仅如此,还会让其他的今文豪门对我,对袁氏都有很大的意见。”
袁树摇头道:“甚至于令尊,都有可能会对我感到不满,对了杨君,令尊似乎正在宫中负责指导天子读书,是吗?”
“正是。”
杨彪点了点头,忽然眼睛一亮,开口道:“若是如此,我与父亲修书一封,请父亲在雒阳代为照料,应该可以帮助袁君一些吧?”
袁树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