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中文网 > 梁山终结者 > 一百七十三 兵进宿迁

一百七十三 兵进宿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蒙蒙亮时,大军来到了宿迁城外三里一个村子里。    日行百里,人困马乏。    “拜见太子!”火云居领着两个密探拜道。    因为宿迁是宋军后方第一城,这里明军密探猬集,火云居便是其中一个头目。    下令诸军抓紧时间休息后,方天定问道:“可查探清楚,宿迁城内到底囤积了多少粮草?”    火云居道:“虽未亲见,然根据往来船只推算,应有百万石,只是粮仓戒备森严,我等不能确定运入的是否为粮草。”    方天定沉吟片刻,问道:“可以确定宿迁城内只有一万厢军么?”    火云居道:“还有一千禁军驻守粮仓,这一部颇为精锐,守卫严密,我等无机可乘。    除此之外,只有厢军一万,战力低下,不足为虑,我等反复核查过,绝无错误。”    童贯也不是白痴,自然不能让厢军看守粮草,不然定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局面。    所以,必然要派禁军驻守。    只是一千兵,并不足为虑。    方天定下定决心,道:“你立刻回城,纠集内应,助大军破了宿迁。”    火云居匆匆而去。    众军兵把节约的干粮喂饱了马匹,又补充了饮水,就地休息。    各将齐聚方天定周围,仔细研究着情报和地图。    烧毁敌军粮草,迫使敌军退兵,是战争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历史上,此类战例数不胜数,最著名的,便是官渡之战中曹cao烧了袁绍的乌巢,从而一举决定了天下大势。    赵宋把百万石粮草聚集在宿迁,而且防备不严,方天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烧了这些粮草,泗阳城下宋军没了吃的,只能撤退。    到时候,明军衔尾追杀,定能大获全胜。    不用追杀,只要赵宋军队撤退,哪怕全须全尾地都退了回去,在战略上,明军就已经大获全胜了。    因为这一结果,已经告诉了天下,赵宋打不过方明。    人心立刻由宋转移到明上来。    便如乌巢被烧,河北四庭柱之二张郃、高览并无数军将立刻投降曹魏一样,赵宋所属,除了极少数死忠和宋江这般有仇的,肯定都是闻风而降,甚至主动潜逃。    哪怕赵宋还可以阻止反击,却也无济于事。    人心所向,即天命之所在。    得人心者,得天下!    之所以现在才对宿迁下手,一是因为宋军初至,锐气正盛,不宜轻动,且野战需要骑兵二是赵宋粮草还在转运,宿迁城内粮草不多,不是下手的好时机。    现在,宿迁城已经养肥,可以杀了。    宿迁城中,因为储存大量粮草,原本的官仓不足使用,便把附近民宅一并征用了。    所有居民迁出,周围隔开防火道,军兵巡绕,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因为想核实具体的粮草数量,也是看是否可以放火,明军已经在这里损失了十多个密探,都是不由分说被砍了的,可见这部禁军守卫之严。    朦胧晨光中,一队宋兵由一裨将领着,不疾不徐地巡视着。    走了几步,对面过来一队宋兵,同样一个裨将带着。    那将问道:“韩世忠,可有异常?”    方天定若听到这个,定然吃惊。    韩世忠可是名传后世的良将。    韩世忠,陕西省绥德县人,字良臣,其人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    因征讨西夏立功授为小校,本来准备随同童贯北上伐辽,只是明国兴起,只能随同大军南下。    若是没有方天定,韩世忠会生擒方腊而更进一步,接着又在庆功宴中结识梁红玉,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